歇斯底里的微笑 发表于 2019-11-22 08:48:59

老辉




老辉今年78岁了。

“霜降”那天,恰逢星期天,我带领妻儿回老家,给爷爷奶奶烧纸,算是对的一个照应。吃午饭的时候,我远远望见一个老人,迈着蹒跚的步子,朝我们家走来。我问父亲“是不是你的老朋友来了?”父亲居然说那不是老辉,“他怕是没有这么硬的身子骨。”尽管有近20年没见到他,但我认出来了,的确是老辉。看来,父亲和老辉一样,真的是老了。

老辉是隔壁村的,全村人都姓张,只有他姓王,因名字里有个“辉”字,打我记事起,就听人管他叫老辉。他四十多岁时以“倒插门”的方式到隔壁村,才讨上个寡妇,还带着两个男孩子。跟了老辉后,老婆一口气生下了三个女儿。在那个年代的农村,这可是最让男人“上心”的事情,尤其是对于老辉这个“杂姓”来说。虽说那两个儿子小时候吃了不少苦头,冬天里从没穿过袜子和绵袄,夏天里从没穿过鞋,但老辉也算是尽到了继父的力量,把他们拉扯大了。在老辉55岁的那年,老婆终于为他生下了一个“秋葫芦”儿子。此后,老辉的腰板挺的更直——近花甲的年龄仿佛跟他无关,逢人便提:我那“儿老子”……

记忆里的老辉,是个爱开玩笑的人。那是计划经济的时代,“家大口阔”是那个时代的家庭特征。每到年底,全大队的“缺粮户”被召集到一起召开“超支会”。记忆里,父亲总是跟老辉一起到去,一道回。虽说是“超支”了,但大人们都知道,也没让孩子们吃个饱饭。全大队的贫困户集中后,支书讲了一通“革命形势大好”,与会的人照样没钱偿还欠款。于是,村支书一个一个地询问,怎么办?实在没法,家当也可以抵。家里能有什么呢?憨厚的农民,这个时候的感受像是接受了别人的恩赐后却不能报答的那种,难受得一脸的苦楚和皮笑肉不笑。没有人开口。缄默。很久。支书不耐烦了……这时,老辉发言了。没有开场白,开口便表态:“我家有两头猪,大小差不多——你去牵,随便哪一个都行。”支书像催贷款的人突然拿到了可以抵债的房产证,欣喜地问道:“是吧,猪儿多大了?”“一个七斤半,一个八斤半。”老辉爽快地说,而且没有一点虚假的成分。父亲回来讲给母亲听的时候,没有一点轻松,一脸的认真。因为我家喂的猪早就被牵走了,现在连这么小的猪也没有……

尽管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老辉照样昂首挺胸地走在村里;见了支书照例没有老远就奔过去打招呼;村里也照例少不了那种老实人的“恶毒”。

老辉在村里听了不少的闲话,受了不少的冤枉气,吃了不少的亏。是那种受冷落、受歧视的对象。其实,大伙们过得都不怎么好,可就有一伙人,自己也饿着肚皮却偏要在村里树北京哪里可以治疗白癜风立一个更加糟糕的“典型”,以便释放什么。在物质和精神双向匮乏的环境里,老辉还被全面地“妖魔化”, 无所恃怙。所以,放工后他爱到我们村来走动,说说笑话,苦中作乐。有一天午后,我们一起在树下歇着。他说:“我那个弯子里的人啊,狠得狠呢。白天像是个人,可到了夜里,我睡觉都不敢吹灯——灯一熄,他们都变成了鬼,吓人得很呢!”

分田“单干”后,老辉靠着勤劳和算计,总算让六个孩子能吃饱饭。饿怕了的乡里人,各家各户的利益比“泰山”还重。老辉田里的水,会被人放到了自家的田里;地里,有没看好的老牛吃了苗子,牛主事后不承认;至于孩子被别人欺负的事情,几乎天天有,孩子们连哭的地儿也没有……老辉的心啊,疼得无法忍受时,那两个大点的儿子便成了出气的筒子,打骂过后,看似不经意的话语像股风,从远处不偏不倚地飘进了老辉的耳朵:到底不是亲生的儿子啊!没爹的孩子多可怜啊……老辉的心里的那个苦和痛,连我们做小孩子的,似乎也能领略一二。有一次,他对大人们说:“在那个弯子里,知道该怎么驮锄头吗?——要把带铁器的一端放在前面,木把放后面。否则,走在后面的人,会把你的锄头敲下、拿走。”

老辉一生的爱好是饮酒,农村那种自己酿造的烈性酒。一杯下肚,满脸的皱纹,像一群饿极的小鸡,在一把米撒白癜风是什么引起的下后,它们迅速地合拢、聚集,片刻后又似乎受着猛烈的驱赶,随即在脸上荡漾开来……这是他典型的酒态。即使是自家的粮食酿制,他也舍不得很大方地享用。毕竟粮食可以卖钱,酿造还需要加工费。所以,老辉虽然天天饮酒,却与文人骚客的“日日花前常病酒”不同,先是出于劳累一天之后的解乏,再才是享受。他反对“城里人”关于“白菜、咸菜不是下酒菜”的说法,常常是一个小碟咸菜也可以喝上一盅。此外,他认为白酒对身体有消毒的功用。那年闹“非典”的时候,他的宝贝儿子被他逼迫回家。他对儿子的训言是:“我一生的吃喝从没讲究,也没得病。什么原因?酒啊!你保证肚子里每天装他个半斤白酒,看他娘的非典病毒还呆不呆得住?病菌统统被杀死了……”他对酒的理解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热酒伤肝,冷酒伤肺,没酒——我伤心啊!”

老辉一生种田很在行,可人毕竟逃脱不了时光的注释,身体渐渐地应付不了劳动的粗砺。好在他还有一个技能——自己采草药、抓蜈蚣,和着酒给自己强身、治病。听父亲说,老辉前年害过一次大病,差点死了,就得益于他自己采的草药的辅助治疗。现在除了右脚有点瘸,居然还可以下地干点轻微的农活。这次,见了他,我也仿佛回到了童年,问这问那,当问到他的瘸腿时,近八旬的老辉仍像当年那样,对已经年登不惑的我,幽了一默:“闹非典的第二年得的病,可能是‘非典型性’脚痛吧,治不好哟。”

老辉比我父亲整整大十岁。思维却比我父亲敏锐得多。父亲问他:“你那‘儿老子’什么时候完婚呀?”老辉说,“前年那次大病,我已经到了阎王跟前准备报到,阎王一算,说‘你的‘儿老子’连媳妇都没娶,你怎么就来了呢?快滚回去吧。’我这不就又活过来了吗?为的是在我闭眼之前,看到儿媳妇啊。”老辉脸上的无奈很快就被满脸的“沟壑”掩埋,指着我的孩子对我父亲说,“还是你老弟有福气哟,不仅有拿国家工资的‘儿’老子在养着你,连‘孙’老北京中科白瘕风是几级医院子都这么大了。而我,只有这把老骨头哟……不吵闹你们了,我还得到地里去干活呢。”望着蹒跚而去的老辉,我的眼睛模糊了:他将是多少个“农父”的未来呢?我想起了自己以前闲聊时说过的一句话:我们村的老人到死也改不了爱下地干活的习惯。现在才知道,原来我的良心也被鹰叼去了。

  

老辉在最底层,一辈子。

城市知识分子偏爱在言说的间隙表达对乡村的关爱。有时,他们也会非常严肃地讨论应该如何表达乡村。缺少对老辉们的历史进行真实而悲情的阅读,谁能言语?

现在,我唯一做得到的,也只能是在心里默默地,把“老辉”这个称呼变成“辉老”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