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275年前欧洲古书里的赵氏孤儿
<p>看,275年前欧洲古书里的《赵氏孤儿》</p><p>不曾事先张扬,连开幕式也省了,上月底入藏上海图书馆、包含1477年至1877年400年间1551种西文汉学著作的“罗氏专藏”静悄悄撩开了神秘面纱的一角——20册精选出的要籍这几天正在上图目录大厅展出。 昨天赶到时,几个恒温展台前驻足观看的观众甚少,正好细细打量这些平均年龄超过300岁的古书。“这批书,勾勒了西方人眼中最早的中国印象。”专家的提示让人不禁心动。 7个竹节撑起“摇篮本” 这批珍贵图书中的“首席明星”,当是两部拉丁文的“摇篮本”(1450至1500年间的欧洲活字印刷文献)。它们入藏上图,填补了上海藏书的一大空白。 “摇篮本”之一,是1477年意大利威尼斯版《世界各地》,这部最早记载欧洲人东方印象的古书至今没有中译本;“摇篮本”之二,是1480年意大利米兰版《曼德维尔游记》,一部和《马可波罗游记》齐名的中世纪欧洲人的中国游记。 仔细端详,发现这两部“摇篮本”都有明显的手工制作的印记,这正是欧洲古书从手抄本向印刷本过渡的痕迹。《世界各地》的封面由整张红色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纯牛皮制成,上面压着繁复精美的烫金花饰。徐汇藏书楼主任王仁芳推测,这些密集的花饰,当是欧洲大家族或大机构的标志符号。 书脊也不是常见的平直,而如竹子般,一节连一节。这既是为了美观,更为保护图书,可让沉重的“大部头”在开合或搬运受力时不易散架。数一数,中科荣获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竹子般的书脊共有7节,每节之上各有内容,比如中间两节用拉丁文标注了作者的名字(DIONYSI)和出版地点、时间中科白癜风寒假专家会诊(VENETIIS1477)。中国文人喜好在自己珍藏的图书上钤印,欧洲藏书家不盖印章,而在书中贴藏书票。《世界各地》的封二上就有一张5厘米见方的藏书票,上印两个小天使,一个托举皇冠,一个抱持书本。 “摇篮本”《曼德维尔游记》的“品相”稍逊一筹,书本内页的纸张上有明显的水痕。据推测,它可能被藏书人修缮过,曾作精心清洗,因此纸张比较白,但有些部分没洗干净,留着黑黑的印迹。书中还有错排、重印和错位装钉。翻阅过国内所藏的全部11种“摇篮本”的上图历史文献中心主任黄显功推测,在16世纪前,古登堡印刷术刚刚在德国美因茨地区流传开去时,手工作坊的印制质量自然参差不齐;当时欧洲人刚刚学会活字印刷术,“摇篮本”是欧洲图书印刷业童稚时期的产物。不过,童稚时期的印刷与出版恰恰为知识传播和启蒙扫除了技术障碍。 《赵氏孤儿》法文译稿 陈凯歌导演的《赵氏孤儿》眼下正在热映,这部片子讲述的发生在2600多年前中国春秋时期的故事,早在275年前就已漂洋过海传播到了欧洲:纪君祥的元杂剧《赵氏孤儿》在1731年被耶稣会士马若瑟译成法文,4年后译稿被另一位耶稣会士杜赫德收进由他主编的四大卷《中华帝国全志》的第三卷,《赵氏孤儿》得以在欧洲首次刊行,成为第一部传入欧洲并引起很大反响的中国戏剧作品。 《中华帝国全志》第三卷也在展品之中。《全志》类似后来的百科全书,介绍了中国的人文、自然、地理、历史、社会、文学等诸方面。《赵氏孤儿》法文译稿在其中占了大概20页的篇幅。据专家说,或许因为翻译困难,这个译稿并未“完全忠实原著”,比如原剧本是个唱本,而法文译本以对白为主,曲子被统统删光,只注明谁在唱;但它保留了原剧的故事框架、剧情脉络及惩恶扬善的主旨,由此震动了当时的欧洲艺术中科白癜风医院让天下无白界,包括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大文豪伏尔泰。 展览中,一本出版于1755年的文献记录了伏尔泰将《赵氏孤儿》改写成《中国孤儿》的故事。据记载,伏尔泰读过《赵氏孤儿》,产生了浓厚兴趣,认为人们从这出戏里获得的对中国的认识,将可远远超出此前关于中国的所有报道,于是闭门数月创作了五幕悲剧《中国孤儿》,并于1755年8月20日在巴黎首演,反响热烈。他的话剧,将中国的一些文化元素包括哲学理念以西方人易接受的形式呈现出来。 当然,“罗氏藏书”的精彩远不止此,对它的研究才刚刚启动。当我们深入开掘这个记录了中西文化交流中冲突与对话、碰撞与融合的文献宝库,会有许多惊喜的发现。</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