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奋战在教学一线的一对一老师,我曾经最“惧怕”一类学生。这些学生中,很多人并不缺乏勤奋,每次作业都会认真完成;他们的基础也不一定薄弱,概念填空和单选题的正确率都不低;很多高三年级学员甚至具备了成体系的实验思维和适合自己的做题方法,只要读懂题目,保证高分甚至满分。
对,只要读懂题目就行。但他们做到这一点真的有困难。
一道综合类的生物大题,可能包含数百字的陌生题干,闻所未闻的陌生概念,如蛛网般的流程图,复杂的曲线和表格,以及闻所未闻的仪器和技术展现的实验结果。他们都被称为题目“背景”,越到后期,生物大题的背景越多。但无论这些生物大题看上去如何吓人,它们也不会跳出高中生物的知识范畴。理论上,学生可以运用已学的知识体系去理解题目中的新概念,再通过流程图的形式构建信息和实验逻辑,之后即可运用相应方法解题。这类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于其他人而言,是水到渠成或明摆着的事情。
学生基础知识和方法上若没有明显问题,但依旧读不懂题,欠缺的可能就是理科阅读能力了。
理科阅读是阅读能力的一种,和我们常说的文学阅读不同。语文学科和其他文科类学科通常有很多参考书籍,授课教师旁征博引,博古通今,注重学生人文知识的广度。而理科阅读更多是对一个现象加以解释和探究,或利用理科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以个人而言理科阅读可分为科普性阅读和科学性阅读,科普性阅读倾向于扩展广度,所涉及的知识较浅,知识面较广,比较偏重趣味性,类似于我们阅读的《十万个为什么》,以及各种百科全书,整体阅读强度较小。而科学性阅读倾向于知识深度,会针对一个事件进行深入探究,在探究过程中运用各种原理、仪器、技术,引用曾经的发展历程和实验数据,最终得出结论。例如《环球科学》、《Newton科学世界》等,整体阅读强度较高,逻辑性和学术性非常强,学生在大学阅读的各类论文就是典型的科学性文章。
课堂上,老师们运用自己非常优秀的讲解能力,让学生明白每一个知识点的概念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运用各类生活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从理科阅读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依旧属于科普性的课程。但就生物学科而言,高三的题目早已是科学性的,它们的背景是与高中生物知识相关的最前沿科研进展,其每一问可能都是生物学家们曾经奋力研究和研讨的内容。学生的读题过程就好似以一个特殊的身份参与到科研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早已和新课中的概念讲解完全不同。而学生读不懂题,实际上是理科阅读缺乏了“科学性阅读”的训练,导致科学素养的缺失。试想一下,《十万个为什么》这类书籍大部分人之前都读过,但有多少人有持续阅读科学文章或定期观看科学类纪录片的习惯呢?
我曾向同事请教,面对有基础有意愿但读不懂题目的学生应该如何应对。很多老师采用的途径就是提供一个学员可以接受的解题思路,带着学员一点点读题,仔细分析每一句话,直到学生看懂为止,再一个个填空地推进和解答。课上课下,每一道大题如此反复,锤炼解题方法,学生会在若干次课之后就会得到一定的提升。但是,学生提升所需的课时无法确定,而且一段时间后,学生很可能会再次出现类似问题,需要重新锤炼。如果从理科阅读的角度分析,我们所做的只是让学生去按照我们的步骤理解题目,在不断锤炼过程中形成思维定式,进而完成某一类或某几类问题,并没有起到让学生训练科学性阅读的作用。即使学生能够为此取得一个不错的分数,但没有达到科学性阅读的要求,即使升入大学,面对晦涩的论文,也很难看下去。
我们如何在生物教学中给学生训练理科阅读,尤其是科学性阅读呢?一对一老师在配合学校进度,引导学生的进行理科阅读时训练可以尝试做到三个“尽量”:尽量让学生多想,尽量脱离应试,尽量早。
“尽量让学生多想”,阅读能力的训练,不是告知学生“是什么”,而是提供背景,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你认为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老师在课上对不合适的思路适当加以纠正,并引导学生走到正确的轨道上。如果学生遇到困难,老师可在知识层面加以提示,让学生逐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尽量脱离应试”,老师们可在取材上可以使用社会热点、科学前沿,和学生讨论相关科学进展的知识原理和发展前景,同时精心设计一些小型实验让学生自主完成。这些内容可以来自于百科全书、纪录片、微博热点、微信文章。是让训练减少很多功利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课下也能主动进行相关练习。
“尽量早”,北京高考改革后,生物学科的新教材中加入了大量的批判性思维和实验探究模块,其目的在于提醒学生和老师,科学性阅读要从讲新课时就开始训练,训练强度和深度根据学生的知识广度而定,教师对科学性阅读的引导已成为课上必需的一环。如果学生高一就来上课,老师备课时一定要适当加入科学性阅读的时间。即使学生高三才来,也要对科学性阅读进行启蒙和提示。
想了解更多关于学习生活的咨询,请关注“北京新东方学校中小学一对一”网站和公众号“北京新东方中小学全科教育1对1”,更多精彩等您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