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刀刃上的享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26 17:13: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般说来,剃头是男人的专利,女人是从未用过剃头两个子字的。男人剃的第一个头当属从娘肚子里出来后的满月头。我们那一带的村子里,有这样的风俗,剃满月头的孩子,要给剃头匠平时价的双倍钱,还要捎上几个红鸡蛋,有的人家还要请去吃满月酒,或煮上一碗满月面送去,寓意是要给孩子开一个好头,将来孩子会有大出息。

  剃满月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多数刚满月的孩子都不会老实听话,小头摇来晃去,头皮又嫩,一不小心,弄个头皮出血就不好交待。因此,剃满月头的师傅都要是有经验的老师傅,刚学徒不久的年轻师傅少有人请他。

  任凭大人们怎样哄劝,小孩子总是不愿意剃头的。记得我小时候,大人要我剃头,我总是十分不愿意,大人就说:你连剃头这样的事都不敢,几分钟的时间都坚持不了,这怎么能行呢?人家剃头师傅说了,小时候不愿意剃头的人大了都不会有出息。为了将来不做没有出息的人,我只好就范。

    

  我小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那种电动的剪发器,嗡嗡地在头上作响,有时出现故障,剪头发不利索,扯得头皮生疼。还有就是自己的头,在别人手上拔来弄去,非常别扭。特别是头发经剪刀一剪,细细的短发无数,任凭师傅用刷子,用毛巾掸,用嘴巴吹,总有不少掉进衣领里,剌得脖子乃至整个脊背都让人难以忍受。因为有了这个缘故,所以至今只要是剃头我都一定要选在洗澡之前完成。

  剃头挑子一头热,挑着挑子的剃头匠在当今的闹市已是难觅踪影,现在的剃头生意差不多已被发廊所取代,只在乡下的集市上仍可偶见剃头挑子们为人剃头的景象。一般都是在街头的角落,一张躺椅上躺着一个围着白布的老头,剃头匠拿着剃刀动着麻利地刮着老头的脸。据说这街头剃头匠刮脸的技艺最为老到,一刀下去,只须听到“咝”的一声,半边脸的那粗硬的胡须就没有了,既舒服又安全,绝对不必有脸皮被刮破的担心。

    

  对于剃刀刮脸,我老想不明白。那么锋利的刀,在人的表面不平的脸皮上,刮来刮去,怎么就能够保证不会产生失误。要知道只要稍微有个失手,或者是一个喷嚏就一定会造成一道流血的伤痕,并且是毁容式的,或眼睛或鼻子,还有咽喉部位,那可是致命的部位,眉毛脸皮嘴,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不容伤害的。可偏偏剃头匠就要把刀磨得风快,把布磨得锃亮。

  用布磨刀,是我见到的磨刀的独特方法。可能剃刀是不同于其它的切菜刀、割肉刀,所以只有它才可以享受如此的软磨待遇。布可以磨刀,就像水可以穿石一样,每次刮脸剃刀匠总要把剃刀在布上来回地磨上好多遍。我想这必定是最好的磨刀方法,这样磨出的刀可能才最适宜刮人的脸。

    

  剃头匠使用剃刀的技艺,是有专门的训练方式的,需要先从物后到人,循序渐进,要想练到娴熟绝非一日之功。小时候老师经常给我们讲一个小徒弟学剃头的故事,说是师傅教徒弟刮脸,就弄来一个冬瓜,每天让徒弟用剃刀练刮冬瓜表面的绒毛,意思是学会了刮冬瓜就学会了刮人的胡须,而徒弟天天坚持了练习,只是每当刮完一次,就顺手把剃刀往冬瓜上面一插,时间一长便成了习惯,待徒弟真正动手为客人刮完脸的时候,同样地顺手把刀一插,可这回手边的不是冬瓜,而是人的脸治白癜风哪里好。可以想象,当时那北京治疗白癜风费是多少钱位客人肯定是一副惨相。这故事虽是告诫当时是学生的我们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同时也让我知道了用剃刀刮脸原来是这样练成的。

    

  有两个关于剃头匠的故事,我一直记忆犹新。一则是说有一个地主老财经常欺压百姓。某天,老财剃头,剃头匠刮脸,边刮边问:“你这眉毛要不要?”老财说:“当然要。”于是剃头匠一刀就把左边的眉毛刮了,然后拿着眉毛递给老财。老财一看, “啊!你怎么把我眉毛刮下来了?”剃头匠说:“是你说的要眉毛,所以我就刮下来给你了。”老财十分生气,但又不好说什么。接着,剃头匠又说:“你这右边的眉毛要不要?”老财有了上次的教训,赶忙回答说:“不要不要。”于是剃头匠又一刀把右边的眉毛刮下往地上一扔。老财一见,非常生气,“你怎么把我右边的眉毛又刮掉了?”剃头匠说:“你说了不要不要,所以我就刮下来扔掉了。”老财气得要命却又无处发着,不等剃完头就一溜烟地跑掉了。还有一个故事是小时候听的广播剧,讲的是一个老头可能是不想活了,又找不到自我了断的好办法,于是每当剃头的时候就刺激剃头匠,终有一次,剃头匠忍无可忍,在给老头刮脸的时候,一剃刀下去把老头的咽喉给割断了。

  受这两个故事的影响,我从小对剃刀刮脸有一种莫名的感觉,希望自己以后不要与剃刀有什么太多的缘分。可偏偏事与愿违,长大了的我不但长了胡子而且是一个典型的络腮胡子。人家都说:“一开始剃头就碰上一个连边胡子”,意思是一开工就碰到麻烦事。不用说,剃头匠(现在叫理发师)看到刮络腮胡子时心情一定不会好。

  头要剃,胡子也总是要刮掉的,不管是不是络腮胡子,借理发的机会要理发师帮我刮胡子的体验也还曾有过。只是那个时候头脑里老想着:剃刀有一下就可以把眉毛刮掉的功能,理发师不小心或不高兴,有意无意的一小下就有对你的重要部位造成伤害的可能,络腮胡子很烦人,剃刀锋利否?理发师技艺是否有娴熟、心情何如?如此等等使人心存忐忑。所以每次理发师帮我刮胡子的时候,心总是悬着的。然而让理发师用剃刀刮胡子的感觉又总是比自己用剃须刀要舒服得多,因为每一刀刮完后都会有一种紧张之余的轻松感,全部胡子刮完则使人倍感惬意。我把这种奇妙的过程称为刀刃上的享受。这一点总促使我每次理完发都希望理发师能高兴地、熟练的帮我刮胡子。

    

  剃头业的发展与改革开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旧时的剃头业很长时间没有成为过上等职业,且不说旧社会以前剃头匠挑着一头热一头冷的剃头挑子走街串户的艰辛,在改革开放之前的人民公社的日子里,剃头作为村里的一种特殊分工,只能像赤怎样治白癜风脚医生那样以赚工分计酬,包剃全村人的头,只能以全劳力的百分之八十计算工分。那时流传过这样的顺口溜:社员剃头半个钟头;妇女剃头,一个钟头;干部剃头,两个半钟头。由此可知剃头匠是颇受村干部制约而生活的。

  改革开放以后,剃头匠的日子逐渐变得好过起来。剃头匠不再称剃头匠了,变成了美容美发师,各种形式的发廊此起彼伏,占居了城市的大街小巷,女人成了发廊顾客的主力军。女人理发名目繁多,或炀、或染、或拉、或剪,价钱十倍或几十倍于男人剃头白癜风要注意什么,女人理发解囊慷慨,出手大方,一旦光顾,理发师满心欢喜,倍加招待,竭尽所能,让女客高兴而来,高兴而去,自己则赚了个心满意足。女人的攀比从来都是无所不及,惟恐自己的发型落了潮流,于是女顾客此去彼来,源源不断,养活着一大批的发廊。

  理发师们的心理价位随之提高了,便以“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自居。为女人美容成为发廊的主业,为男人剃头的活儿对理发师来说就太觉味了。许多的理发师已不再愿意帮人刮胡子了,少数仍在使用剃刀的理发师也难让人相信他的剃刀技艺,或许早已经退化了,反正我走遍全城的发廊,从未看过一个冬瓜的影子。

  我进发廊从不干洗,不染发,更不按摩,只是想剪剪发、刮刮脸。我知道刮连鬓的络腮胡子和其它类型的胡子收费一样,价钱便宜而相对难度大。于是专拣发廊人少的时候进去。每次进去,唯恐理发师心生不悦,技艺不精,便能简则简,剪完头发赶快逃去。至于络腮胡子的问题,是自己长的,不要去碍别人的事,自己回家解决去。

  离开发廊的路上,不仅想起乡下的剃头匠来,寻思着找机会到那儿去尝尝剃刀的滋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