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窑洞前的山丹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10:03: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窑洞前的山丹丹
  

  窑洞前的山丹丹

  ——林西/林夕/孙梦秋

  

  

  窑洞前的山丹丹

  ——关于黄土高原的情绪

    

    

  我漠然地不曾有多少遐想,听着《黄土高坡》那雄壮亢奋、昂扬悠远的旋律,在我的耳畔萦绕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我也曾痴情地带着深切的向往,久久伫立在熏黑的窑洞前,沐着高原秋日那抹血红的夕阳,望着一起一伏的黄土山丘延绵于遥远的天际,与白云接吻。尔后,一头健壮如山丘的秦川公牛,迈着方步,一路响着铃铛从天际走来——很多很多个日子以前,我并不以为这些有什么值得人留恋和热爱,甚至,为逃避这片黄土的贫瘠,我漂泊到长江边上遥远白癜风遮盖可能会对白癜风治疗有影响的南方。

  然而,我的感情却和我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在那片没有黄土的湿润的南方,长长的梅雨季节里,我的眼前,总是盛开着火红的山丹丹。在崖畔,在窑洞前,在苦旱的山坡上。一片片,一簇簇,如火如霞。它以灿烂的生命,唤起了我对生我养我的黄土地的怀恋,唤醒我沉睡已久的记忆。

  我仿佛看见了那横在校园后面的梁峁,教书之余,我曾常常在峁顶徘徊,眺望千沟万壑的自然景象,一如历史老人额前的皱纹,隐藏着生活的艰辛和岁月的沧桑。蓝天。白云。秋雁南飞。横七竖八的黄土梁峁如远古的战车,列阵于隐约可见的黄河岸边。对面山坡上的羊群云朵一般聚而又散,散而又聚。激昂悠长的《信天游》的曲调,在谷间回荡梁上缭绕,与天上的白云融为一体。每当此时,我都会想起山坡上那个放羊的老头,那个平日里孑然一身沉默寡言,在村口大柿树下默默生活的老人。不知为什末,一到山坡上,他都会放开喉咙,用粗犷的音调,唱那些如同夏日黄土般滚烫的高原情歌。在他面前,我总有一些莫名的崇敬白癜风复发的原因是不是有很多和神秘感。半个多世纪前的解放战争中,他美丽的妻子把生命献给了这片黄土,化作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块永恒的石头。“十年文革”时期,他唯一的儿子在同一块土地上,亡命于“造反派”的手中。至今我依然弄不明白,为什末我对此有如此深刻的记忆?是由于那歌声的粗犷悠远?还是那情感的滚烫火热?抑或是那背景的雄浑壮阔?

  我记起了那在崖畔上开放的山丹丹,这高原上饱经风吹日晒的花朵,用全部的生命和热情,开放出一片灿烂的盛夏。如同高原上的女人一般——那些扑打着身上的灰尘,站在窑洞前的枣树下,呼唤娃娃的女人;那些挺着硕大的,哺育了世世代代高原人的女人;那些昂着不屈的头颅,直面惨淡人生、褴褛生活的女人;那些踩着厄运和不幸,艰难地在高原上开辟生命之路的女人。我想起了邻居大嫂,那个用颗颗汗珠换来枚枚“钢崩儿”,供养全家老少的大嫂。她残疾的丈夫留给她两个老人,一堆孩子。多少人替她担忧,劝她改嫁,她没有答应,依然无怨无悔的照顾着残疾的丈夫,照顾着老人和孩子。如同高原上的山丹丹一样,有一瓣花,就放一片红,装点这枯燥的黄土世界。

  黄土高坡,这片生我养我的苍茫厚土。很小的时候,我就领略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稼穑之艰,饱尝了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滋味请问在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父辈们很早就用高原人独特的教育方式,教会了我吃苦、忍耐、勤俭、坚韧地生活。我目睹过一个娃娃啃馍时,由于落下几粒碎末未捡而遭父亲鞭笞的事实。也经历过不愿干与年龄相差太远的重活,而被父亲责骂、追打的滋味。当这一切都成为遥远的记忆时,我突然觉得,它如同窑洞前的山丹丹一样,竟是那样的美,那样的让人刻骨铭心,终生不忘。

  我想,美,并不是漂亮或者光彩照人,而是它深沉的内涵。黄土高原,纵然并无漂亮可言,但它使我懂得了美。那种朴实的,粗犷的,柔韧的,挚烈的,深沉的美。我为降生在这片黄土地上而自豪,也为成长于贫瘠的小山村而满足——我的爱是深沉而久远的,她永远属于那片苍苍茫茫的黄土地,属于阳光下那爿清贫而温暖小山村!

    

    

  2003年6月17日思乡中作于豫南

    

    

    

    

    

    

    

    

  

  联系方式:(电话)13838084069|(Email)spx99819@sin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