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学院应加强对科学记者培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1-8 11:19: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昨日,《中国科学报》发表手记,提及在近日举办的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德国科学Christinae的一个疑惑,即外国科学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好不好和学术圈非常想了解中国科学家的科研故事,可虽然中国教授的主页上也有电子邮件地址,但我向他们发出采访请求时,却从来没有得到回复。</p>
<p>中国科学家为什么不回邮件?给出了诸如中国科学家太忙小儿白癜风如何治疗不愿意和擅长向公众解释自己的工作科学家接受采访有时候遭到误解等原因。这些,显然都是现实存在的问题。不过,在笔者看来,还有一个原因,即白癜风小偏方部分、存在着科学素养与科学道德问题,使得一些媒体与科学家之间存在难以跨越的沟壑。这一点,就连西方发达国家也没有能够解决得十分完美。</p>
<p>有学者以美国科普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科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中就包括新闻标准不恰当,比如过分强调轰动效应,易于造成报道不客观;热衷于通过下游产品来介绍科技,因而对科学原理、科学前沿等重大问题关注不够,等等。所有这些造成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科技界与新闻界的隔膜。换句话说,就是科学家对科学和科学媒体缺乏信任。</p>
<p>笔者从事高校宣传工作多年,日常新闻报道组织中包括了大量的科技新闻报道,对科学家与媒体之间的隔膜感受颇深。据我观察,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某些本身并不懂科技,主要是文科类新闻学院毕业生,或者是文史哲一类传统文科专业毕业生,缺乏对现代科技原理和知识的掌握,在从事科技新闻报道时往往力不从心,甚至发出的科技报道连自己都没有弄懂;二是部分都市媒体、缺乏科学精神和新闻道德,为了点击率,往往会夸大其辞甚至无中生有,或者按照个人意愿添油加醋创作新闻,以至于报道失真。诸如此类科学报道中存在的乱象,纵然极少发生,但也使得科学家对敬而远之,缺乏充分的信任,由此科学家与科学报道的良性互动也就无从谈起。</p>
<p>科学报道和科学普及工作的完善和成熟程度,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进程的标志。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转型,对科学普及工作也提出了迫切需求。为此,笔者建议大学新闻学院应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具有广博和深厚的现代科技背景的新闻工作者的培养。同时,新闻媒体要加强、的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只有这样,科学和科学才能成为科学普及工作的传播者和守门人,也才能逐渐与科学工作者形成互信合作的良性循环。</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