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700亿信托资产预警:监管单对单监控风险项目,热点资讯,</p>
<p>亿元。 而据媒体报道,包括新华、华融、中信等多家信托公司因监管指标存在瑕疵而被监管层在会上点名。值得一提的是,部分被点名信托公司在最近一年来的业绩亦不尽如人意,此外,亦有部分信托公司的净资产出现了同比下滑。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信托业风险资产已呈数百亿规模,但行业的整体风险仍然处于可控状态。 21世纪经济报道还从接近监管层人士独家获悉,监管部门今年已对多家信托公司的重点业务和风险项目采取白癜风复发扩散了“单对单”的重点监控。今年以来,随着99白癜风专家有哪些号文(《关于信托公司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的下发,信托业的监管已呈现出愈来愈严的趋势。 部分被点名信托业绩欠佳 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发现,被监管层点名的多家信托公司近半年来的业绩表现并不如人意。 以被监管层点名的新华信托为例。据其财务报告披露,截至2014年6月,新华信托仅实现净利润1.12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51亿元,降幅达75.78%。 这一下滑或与早年在地产行业的高比重配置有关,2011年新华信托房地产业务比重曾高达41.49%,而在随后的两年中,该比重已持续收缩至2013年的8.67%。 无独有偶,被点名的华融信托今年上半年实现利润3.5亿元,亦较去年同期减少0.86亿元。而据接近华融信托人士透露,该公司被点名或与其此前“涉矿”业务较多有关。 “华融做了许多煤矿项目,而这些融资很多都分布在新疆、陕西这样的矿业大省。”接近华融信托人士指出,“矿类项目更容易形成风险资产。” 此外由于信托公司“风险资产和净资产的比值”是监管层进行风险提示的依据之一,因此信托公司净资产的下滑亦或对其监管指标产生影响。 而据统计,截至2014年6月底,另有吉林信托、外贸信托、昆仑信托三家公司净资产同比下降1.41亿元、1.07亿元和0.66亿元,其中吉林信托的“松花江77号”曾在年初因陷入融资方联盛集团的资金链断裂而出现兑付违约,不过以上三家公司并未被监管层点名。 值得一提的是,坊间亦有传言指出,监管层曾在内部会议上要求白癜风食谱尽量不要再做“民营企业位于非核心城市的房地产项目”,但据业内人士透露,类似的窗口指导早在今年年初就已出现。 “监管层对房地产信托的监管一直比较严。”四川一家信托公司人士透露,“我们年初的时候就已经被窗口指导,不许做非一二线城市的地产项目了。”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行业风险资产已达百亿规模,但行业的系统性风险仍然处于可控状态,同时单家信托公司的出现破产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目前信托公司的风险还主要体现在单个项目或矿类等单个行业上,对整个公司的影响不大”,中原信托一位信托经理表示,“信托牌照仍然比较稀缺,而一般信托公司也都有比较强大的股东,关键时刻股东可以通过注资来帮助信托渡过难关。” 事实上,当下信托业制度红利日渐流失并没有妨碍资本对信托牌照的“热衷”,而信托公司股权仍然是诸多资本集团争抢的重要标的。近期“争当”信托公司股东的现象也并未衰减。 7月,光大集团成功入主原甘肃信托,并从甘肃国资手中接过51%的股权,而原甘肃信托亦更名为“光大兴陇信托有限公司”;无独有偶,中国高科()亦在8月2日公告宣布,拟用不超过6亿元自有资金购买方正集团持有的方正白癜风分期治疗东亚信托12.5%的股权。 “单对单”监管风险项目 据业内人士透露,今年以来监管层对信托公司及项目的监管措施较往年更加严格。 “目前监管层还不会对具体的风险项目进行通报,但是会就相关问题与信托公司进行单对单的沟通。”西南一家信托公司合规业务人士潘卓(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今年以来,监管层对这种风险项目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了。” 此外,监管层还对部分可能存在风险的项目开展入场监控。“很多项目还是银监跟着信托经理去现场看了之后再表态的。”潘卓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加强对被媒体报道的信托项目的监控成为了今年监管层认定风险项目的主要方式之一。 据一位接近中江信托人士透露,21世纪经济报道此前报道中江信托的政信类项目(详见本报7月4日23版《中江信托重兵布局政信业务:绕开监管花样频出》)存在占比过高等问题后,其相关业务便遭到了窗口叫停;无独有偶,四川一家信托公司的TOT类项目日前被媒体报道后,亦曾迎来了监管部门的检查。 “我们目前对监管层评估风险项目的标准的认识还相对模糊。”潘卓坦言,“但有一条可以确定就是有没有被媒体报道。” 而在部分信托公司层面,对信托项目展开“舆情监测”也已成为其风险控制的“规定动作”。 “现在银监会要求信托公司对自己的公司和产品定期做舆情监测。”华南一家信托公司办公室人士坦言,“如果出了相应的问题,信托公司也会被监管层问责。”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监管层围绕潜在风险项目所开展的一系列强力监管措施,在呼吁打破信托“刚性兑付”的当下亦存在争议。“虽然行业内已不鼓励刚性兑付,但是从监管层目前的做法来看,"保兑付"仍然是监管最主要的要求。”潘卓坦言。 在今年4月银监会下发的99号文中,“妥善处置风险项目”被列为做好风险防控部分的头项,其中具体措施包括“落实风险”、“推进风险处置市场化”以及“建立流动性支持和资本补充机制”。 而监管层目前围绕风险项目“保兑付”的高强度监管,在呼吁打破“刚性兑付”的当前或亦存争议,信托业协会《中国信托业发展报告()》指出,对具备条件的信托项目,应该逐步解除“刚性兑付”的魔咒,即便这样会导致“短期阵痛”。 不过,亦有业内人士认为,对风险项目的强力监管,与打破“刚性兑付”并不矛盾。 “保兑付和打破刚性兑付是两回事,一个是投资者保护,另一个是投资者教育。”北京一位信托经理指出,“打破"刚性兑付"不意味着信托无责,具体还要看信托公司是否履行了受托义务,需要承担哪些。”( 卜坚 简俊东) 作者:李硕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