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潘达微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5 11:04: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p>潘达微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p>
<p>潘达微像广州起义中被捕的革命志士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墓,坐落在烟花护绕的白云山南麓。它的正南,一座水泥构筑的拱式大门气宇轩昂,门楣上镌刻着孙中山先生题写的描金大字:“浩气长存”。墓道两旁,龙柏盘曲,翠柏婀娜,芳草铺茵。墓道中段,一座精巧雅致的洁白石拱桥凌空飞架。站在桥上放眼四望,只见满园黄花灿灿,把碑、亭、台、榭点染得一片金黄。清风拂过,花烟树波飞扬激荡,在这浩渺肃穆的背景之上,矗立着陵园的主体建筑———七十二烈士墓寝。它包括金字塔般的烈士纪功坊、烈士墓碑、烈士乐台,高高浮起在蓝天白云、黄花绿树之间,显得格外庄严静穆,令人肃然起敬。  谁能想到,一百年前,这儿没有绿地,没有黄花,只有蔓草荒烟,棘丛乱石,残阳昏鸦。自从广州起义失败之后,革命党人潘达微先生,踏着满城未干的血迹,冒着“匪党”的危险,把收集到的七十二具烈士尸骸埋葬于岗上,并定名为“黄花岗”。  潘达微,1881年1月15日出生于广州沙河镇的一个武官家庭,自幼喜好丹青,常绘漫画支持反美拒约斗争。他生前一直追随孙中山,从事秘密的地下活动。辛亥革命成功后,不矜功,不言劳,退出了政坛,专注于绘画,过起恬淡的艺术生活,吃斋信佛做起了居士,以至人们对他的生平业绩多不甚了解,对于他筹款觅地掩埋七十二烈士的事迹,知道的人更少。或许有人要问,潘达微为什么要冒险收殓“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呢?  1905年8月,潘达微在东京参加了孙中山组建的同盟会,成为治白癜风石家庄哪家医院好同盟会香港分会及南方支部的中坚分子,积极动员一批省港人士加入同盟会,还与妻子陈玮庄一起为同盟会的革命活动奔走出力,为寒假白癜风换肤计同盟会策动广州起义竭尽全力,多次乔装设计,以祝寿送礼或新娘归宁等方式瞒过清廷耳目,为广州起义运输弹药及物资支援起义。  1911年4白癜风检查有哪些月27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广州起义不幸失败,革命党人被伤、被捕、被杀者不下两百余人,烈士的骸骨枕藉,散落在双门底山路和街市,清政府通令缉拿其余革命党人,若有前往收尸者以同党问罪。潘达微不忍烈士骸骨日晒雨淋散落无着,苦苦思索应如何尽快收殓。经过思谋,决定以慈善机构名义办好这件事,把善后处理工作分三步进行:一是集尸入殓;二是筹棺觅地;三是归葬建墓。  做这些事首先要不怕危险,同时还要有不怕臭、不怕脏、不怕苦的精神,怀着深厚的感情逐一收集尸体断肢,逐一核对断口,认真校正,做到完整无误。潘达微联系广州各个慈善会堂、医院,派人出面与清廷交涉,终于准许民间善堂收尸入殓。  经过仔细寻找,共收集到死难忠骸七十二具。由于有的尸骨已经腐烂发臭,有的已经生蛆,一时难以逐一清点归并,只得暂时移置在省咨议局前的旷地上,分成数十堆摆放。潘达微不顾清廷缇骑纵横查巡,以《平民报》身份到停尸旷地点验。当他得知各善堂因慑于官威,打算将遗骸丛葬在东门外埋犯人的乱葬“臭岗”时,不禁悲愤交加,诘问善堂负责人:“为何如此贱葬烈士,于心何忍?”他对各堂善董晓以大义:“诸义士为国捐躯,纯为国民谋幸福。彼等国民志士,若如是藁葬,施棺舍地,乃善堂理所应为,岂能草草完事?”经潘达微一番劝说,善董们也感到乱葬不妥,于是对潘说:“只要阁下愿意为之择地,并且备棺分殓,我等甘冒风险,竭诚以助。”  潘达微立即打,向父亲生前好友江孔殷求助,因为江是广东现任清乡总办,德高望重,又与清廷高层官员关系密切,颇受清廷器重。江接到达微电求,就复电善堂会董:“择地善葬之事,由己一力担当,纵有不测,愿负全责,与诸位善董无干。”善董们这才放心,答应择地营葬。  达微知道一位牙医曾购得东门外一块荒地,现在尚未建房使用,便立即前往与之相商。牙医也是善心人,一听来意便满口答应,甘愿出让此地。可是好事多磨,此荒地与邻近地皮存在瓜葛,邻地主人从中作梗,以至牙医的荒地白癜风公益亲诊无法成交。幸好这位牙医慷慨解囊,借一笔现金给达微另买地块。达微找到父亲当年创办的广仁堂善董徐树棠,请他伸出援助之手。徐董见达微如此热心执著,深受感动,答应将东门外沙河马路旁的一块荒岗义卖。徐对潘说:“这块荒地是本堂备而未葬的好地,可谓青草白地,用作烈士墓地,算是净土掩忠骨了。本堂还愿意捐棺殓葬。”说完,便领着达微前往荒岗巡视地段边界,规划营建坟墓诸事。  次日天色未亮,他便起床准备前往陈尸旷地。妻子知道他今日前往殓尸,为他备好了避秽丸十数粒,放到他的衣袋内,嘱他记得使用。到达停尸旷地,见烈士遗体多已腐臭,令人作呕,便从衣袋里取出避秽丸填塞鼻孔。上午九时许,广仁堂所捐棺木陆续运到,潘达微一看竟全是薄板所钉,不由得潸然泪下:“孰料堂堂男儿死于国事,今桐棺三尺乃不可得。死者已矣,生者何忍?”便提出另购好棺的意见。正好身边有个医院善董,慨然说道:“本院愿意另备好棺,不必去市场另觅。”于是,命人赶紧抬来。  入殓之前,达微对尸体逐一检视,凡铁索相连的,都叫人把锁链去掉,若深陷肉内难以取出的才叹息作罢;对已断残肢,必定亲自验看断口是否与尸体断口偶合,以确保不致误接,做到完整入殓。然后,将七十二位战友的寝棺护送到葬地,冒着绵绵细雨分四横挖掘深沟,每横直列十八个坑,共七十二坑,每葬一棺,他都抚棺细语:“安息吧,遗愿即将实现。”葬毕,已是夜色深沉,他仍孑然一身,默立坟岗哀悼良久……  葬事告一段落,他对坟地仍牵挂不已,经过思考,将葬地“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寓意“碧血黄花奠先烈。”接着,就根据眼前坟园的实景画了幅《黄花岗党人碑》,画上题辞:“七十二坟秋草遍,更无人表汉将军。”该画刊登在1911年的《平民画报》第11期上。同时,还撰写了《咨议局前新鬼录,黄花岗上党人碑》一文,作为该画释文一并刊出。此后,他多次筹措资金,逐步建园修墓,并创作《焚攻督署》一画发表,画题:“俊杰奋发讨贼,义师令虏胆寒。”这些画和文,为宣传“三·二九”广州起义的重大意义和颂扬烈士的浩然正气,起到了一呼众应的效果。  辛亥革命胜利之后,1912年,广东省军政府拨款修建黄花岗烈士陵园,并于同年5月15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首次举行七十二烈士祭典,孙中山先生亲自主持,并写下了祭文。  1929年,潘达微病逝于广州,临终前他留下遗愿,希望陪葬于黄花岗长伴七十二英灵。新中国成立后,广东省人民政府实现了他生前的心愿,将其遗骨附葬于黄花岗烈士陵园内东侧,人们誉之为“七十二烈士的守护神”。(雷风杰)</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