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说红颜之杨贵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2-23 15:13: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论说红颜之杨贵妃
  

  论说红颜之杨贵妃

  ——瑶木兰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长恨歌》

治疗白癜风怎么科学用偏方
    

  四大美人之首,羞得百花之王牡丹也垂下了高贵的头颅,杨玉环的容颜惊若天仙!但是杨妃的遭遇,怕许也是四人之中最坎坷最迷离最令人扼腕神伤的。大约是千古的文人也与我有同感罢,青莲居如何治疗白癜风的初期士、香山居士都折服于她的石榴裙下,为卿叹、为卿唱……

    

  自幼生长在川蜀之地,丰腴的体态下也免不去一种与生俱来的蜀地的坚毅之质,抑或许是执著?怕正是性子里透着的这一种性格,与唐明你知道白癜风有遗传吗皇的忘年之恋才那么轰轰烈烈,才那么感天动地,上穷碧落下黄泉,仙凡三界都被扰动了!

    

  或许有人会道“红颜祸水”,安史之乱是盛唐王朝走向衰败的一个转折点,牡丹的艳丽不再,洛阳的繁华难有,开元盛世风光渐逝。是贵妃的错么?一位深居宫中吹竽和弹琵琶的宠妃,只善长袖起舞、谱曲吟唱,音韵凄清,飘如云外。如狼豺的安禄山、如狡狐的李林甫……混浊的政治洪流,岂是一朵高贵而清雅的牡丹会屑于相顾?既无交会,谈何因果?

    

  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那一阕《霓裳羽衣曲》,又为李杨之恋添上一份神化的色彩。同为诗词歌赋好手、梨园创始人的唐明皇与精于音律的杨贵妃,正好兴味相投,夫妻琴瑟和鸣,如胶似漆,自可想象。

    

  是鹣鲽也是知音啊!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飘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可以遥想当年唐宫急管繁弦、歌舞升平的盛况,及两人对戏曲歌舞的用心之深,难怪乎杨妃仙逝后,唐宫丝竹难有。白居易那“若求国色始翻传,但恐人间废此舞。”的诗句,未料一语成谶!徒留后人在惋惜声中,不断增添许多感叹!

    

  破不剌马嵬驿舍,冷清清佛堂倒斜。一代红颜为君绝,千秋遗恨罗巾血。半棵树是薄命碑碣,一捧土是断肠墓穴。再无人过荒凉野,莽天涯谁吊梨花谢!可怜那抱幽怨的孤魂,只伴着呜咽的望帝悲声啼夜月!

    

  历史是吊诡的:偶然的事件往往造成不可逆料的后果;而后果,也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观念和局势的改变而质变。人世间所不变的,应只有人性中自古的情与义;唐明皇与杨贵妃正因为有个结局不圆满的情与义,才有那“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隽永,才有古今芸芸的惋惜!

    

  杨妃逝后,兴庆宫沉香亭畔的牡丹花愈加繁茂灿烂;人道是玉环的灵魂精魄,依附在牡丹花上的缘故。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家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干!

    

  怕只有诗仙太白才有这样的能耐将一代倾国倾城的佳人咏于言语字间。

    

  牡丹花神杨玉环,和唐玄宗爱得惊天动地,却痛得死去活来。若君见今日牡丹花已经从长安、洛阳、曹白癜风的护理工作需如何做好州、荷泽、毫州、杭州,随着文化交流与商业扩展,一路繁衍到了海上的宝岛台湾,更远传日本、美国。他们的传奇故事,也随之飘洋过海。那么,他们应该不再长恨了吧!?还是,恨,更加绵长呢?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