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味弥漫的村庄
腊味弥漫的村庄
——枫行天下
王丹枫
暖洋洋的冬日,我对一座村庄的回忆往往从一堆稻草垛开始,然后是水牛,后山,小树林,村庄头顶蓝得叫人没有思想的天空,最后定格在农家屋檐下那醇香四溢的串串腊味上。
腊是腊月的味道,是欢乐的味道,也是年的味道。它不只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一种传统,一种感情,一种温暖。“北风起,食腊味”,天气冷起来,人就耐不住腊味飘飘的诱惑,那种油脂渗入米饭的甘香,光是想起,已叫人垂涎。
一踏进腊月的门坎儿,老家的年味便一日日重了。这时候,出远门打工的姑娘小伙儿拧着大包小包赶趟似地回到村庄。也就只有在这个时候,宁静寂寞的村庄才会以它存在的方式从冬眠中苏醒过来。绕着村庄走上一遭,蒸糯米的香味儿,爆米花的香味儿,炒花生瓜籽的香味儿,尤其是晒腊鱼、腊鸭、腊肉的香味儿……把整个村庄的腊月都熏醉了。
过年自己制年货,一直是家乡人的传统。在我的家乡湖北广水,乡亲们劳作辛苦了一年,无论收入厚薄,心情圆缺,总会把年张罗得热闹喜庆,红红火火。因为在乡亲们的潜意识里,腊味永远是与过年在一起的。
农家把一年所有的期望都浓缩在这个月份。家家户户开始杀猪了。杀猪是村里不可多得的热闹事,大人小孩很多人都围过来看,我们馋的是那一碗猪肝汤。母亲总叫我们先一边玩着,等客人安顿好了,再把我们叫到灶屋,每人一碗猪肝汤,母亲笑着,痴痴地看着我们喝完,一碗又一碗,撑得我们捧着肚子直喊痛。
当然,杀了年猪,就得腌肉了。腌制腊肉颇有讲究,香不香,全在方法得不得当。先把带皮的猪肉洗干净,肉和皮上抹上盐,盐要多,把肉腌透,然后放在缸(一种土窑制器皿)里腌制5到7天,腌制后挂到屋檐下,接受冬日阳光的洗礼,晒上二十来天后,美味的腊肉就可以吃了。经过冬阳留过吻痕仲夏六月花开正艳 祖国在心中的腊肉最有味,黄灿灿的油珠在暖阳下几欲滴落,叫人顿生举箸握杯之想。串门的见了赞不绝口,主家则会喜滋滋地说:“瞧你说的,孩子们今年出门挣了不少钱,我得多准备点好让他们回来吃!”
腊肉是我们这儿很地道的客家菜。腊月前后,不管城里还是乡下,家家户户的大门前屋檐下,都晒满了一排排的腊肉、腊鸭、腊鱼什么的。像是迎春接福的一串展览,从大年初一开始,各家各户一大早就把各色腊味切好蒸熟,亲戚朋友一来,把腊味蒸热端上,男人们围着桌子一边大口吃腊肉、大碗喝家酿的糯米酒,一边高兴地谈天说地;女人们则吃年糕嗑瓜子,偶尔也会端过酒碗喝上一口,再尝尝别家的腊味做得地不地道,乡下的客人一拨一拨地来,不备下几十斤的腊肉,真不够应付场面的。
和我一起耍大的娃儿,现在都已经是孩子他妈他爸的人都说,腊月里最美的事情莫过于吃腊肉了。是的,在这里听这句话一点都不显得矫情。古代的肉食一般人都难以享用。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没人要求你得吃肉多少,更没人以吃肉的多少作为衡量一个人清廉的尺度。倘若幸逢哪家置办喜事,便可美美的吃上几顿脸部长白癜风早期是什么症状腊肉了:豆瓣炒腊肉、梅菜扣腊肉、蒜苗炒腊肉……大锅大灶日夜火苗乱窜,热气腾腾,油腻腻的胖厨师一边乐颠颠地炒菜,一边把油炸腊肉丸子往小伢兜里塞,那个喜呀乐呀,储满了脸上的沟渠。
而每逢过完年,外出打工的姑娘小伙总嫌腊肉吃的不够,还要大串小串的“吃不了兜着走”。没有回家过年的则会“变本加厉”,不光让回家的同乡给自己捎上几串贼香的腊味,还会让家里人给准备几瓶霉豆腐和十几块荠菜卷。是啊,在外漂泊的游子,夹一块从老家带来的香软欲滴的腊味,轻轻一咬,一切的乡愁和苦闷都会被一股滚烫、浓稠、香滑的肉汁喷进喉咙,继而沁人心脾,舒泰绝伦。
谁能破译白癜风 18岁以前都在家里过年,我已经吃了26年的腊味,奇怪的是并没有吃腻胃口,反而至今想起当年那一串又一串的腊肉,齿颊似乎还留着一丝浓酽的醇香。
(字数约1400)
王丹枫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wangdanfeng0169
通联:北京市朝阳区霄云路26号鹏润大厦B座30层华泽集团企业报
邮编:100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