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7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暄桐:心不厌精,手不忘熟,一起预习《书谱》中的金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30 20:02: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暄桐是一间传统美学教育教室,创办于2011年,林曦是创办人和授课老师,教授以书法为主的传统文化和技艺,皆在以书法为起点,亲近中国传统之美,以实践和所得,滋养当下生活。
  
  在刚刚结束的暄桐四阶「自在行草」课程中,暄桐同学在一周的时间里,体验式地临写了孙过庭《书谱》,感受使转的自如与草书的魅力。
  
  而对《书谱》的学习,实则未完待续~在接下来的五阶「静定的滋养」课程中,暄桐将在草书进阶部分,继续深入学习《书谱》,不仅是书写,林曦老师还将在课上与大家一起,精读其中的部分重点段落,进一步理解这部书论经典之作。
  
  在此之前,我们不妨先来预习一下《书谱》中的部分金句,相信待到爬坡至草书阶段时,大家会有更深入的体会,我们一起期待着。
  
  1、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暄桐:我们好古,但不和时代完全脱节;我们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掌握当下的流行,但不去吸收当下审美的弊端。就像古人认为,君子的美是后天的教养与天性里的天真纯朴,二者达成的平衡。令古人的智慧滋养到我们的当下,让一些本质的东西在当下自然流露,就会有一种“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美。
  
  2、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
  
  暄桐:心智上的认知和技巧是一组平衡。我们的毛笔只要落在纸上,就不是无心的虚动,所谓“意在笔先”,落笔一定有一个缘由,一个意图。
  
  3、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
  
  暄桐:楷书以具体的点画为建筑性的基础,使转为它的情性。我们看一个人的楷书是否高级,是看笔画之间的连接。草书则是以连贯下来的部分作为情性,是它的物质基础部分,反过来,从单独的点画品质中,可以看出书家的修养。
  
  4、心不厌精,手不忘熟。若运用尽于精熟,规矩谙于胸襟,自然容与徘徊,意先笔后,潇洒流落,翰逸神飞,亦犹弘羊之心,预乎无际;庖丁之目,不见全牛。
  
  暄桐:心和手都不要满足于精熟,你要理解得更精深,让功夫更加细致到位。如果你能够不断精熟,就会写得越来越从容,像弘羊很早之前就可以把事情了然于胸,又如庖丁目不见全牛,完全心手相应。
  
  5、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暄桐:书法的学习想来是这样的路途:初学点画结构,追求平正,之后追求险绝,结构上、章法上都挑战自己难度的极限,但之后还要复归平正,回到天真之心。中国古人所讲的中庸是两极穷尽之后的平衡,这样的通会才有价值。最后,等到能够平衡好险绝和平正,那么无论是人还是字,都达到了比较成熟的境界。
  
  6、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
  
  暄桐:就像棋盘上,一枚棋子落下去,很多事情便已成定局,一个字写下去,整篇字就已经有了基准。所以我们在书写的时候要“违而不犯,和而不同”,追求统一之中的各种细致变化。
  
  7、夫士屈于不知己,而申于知己;彼不知也,曷足怪乎!
  
  暄桐:每一个读书人都会面临这样的困境,在不知己那觉得十分委屈,在知己那里觉得非常舒畅。往往人会习惯于那些真正欣赏你的人,又总想在不知己那证明一下自己,于是会很痛苦。这里孙过庭告诉我们,其实不知的情况才是大多数,所以不要觉得有任何奇怪。好好地感念知音,人就会活得很开心。
  
  8、能速不速,所谓淹留。
  
  暄桐:你可以做到快,能把使转写得很潇洒,但是却选择慢下来,把动作里面非常细致的东西写出来。能速不速,不仅能应用在书法学习中,在生活也是如此。很多事情我们可以很快地解决完,但你愿意停下来,把它做得更仔细、更周到,这便是你个人高度的展现。

点评

海!外直播 bitly.net/x5555 禁闻视频 bitly.net/nsssn “赵国”四大自残:百度治病,微信养生,专家荐股,微博时政。分别伤害身体,父母,财产和智力,总有一款适合你!呵呵,看看这个,珍惜生命..   发表于 2024-6-6 02: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