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醉的理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0-7 12:24: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醉的理由有很多:“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醉的是一种无奈。“天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醉的是一种心情。至而“李白斗酒诗百篇”、“武松醉上景阳冈”,醉的可能又是一种效果。发展到现在,酒桌之上醉谈生意,酒宴之上醉论感情,将心情效果都融汇贯通了。同事关系,上下关系,男女关系,都选择酒桌这一特定区域。“感情深一口闷”,一闷就搞定。公关宴、友情宴、谢师宴……无酒不成宴,无醉不成“气”(气氛)。

  中国是个文化大国,酒文化当然别具一格,出好酒,也出酒人。拿李白来说也好,拿武松来比也好,皆为豪情之士。前者是旅人,是诗仙;后者是草莽,是英雄。如果用世俗律理去束缚之呢?前者借酒借醉的让权宦给他脱靴,于是非同小可,犯了社会大忌了;于是呆不下去,只好过浪人生活。后者借酒借醉的打了大虫、打了蒋门神,又大闹了鸳鸯楼,于是发配剌字漂如浮萍,于是落草。李白武松之类堪称“千古一醉”,是世俗束缚不了之人,其诗情其侠情,其实也非酒醉所能驾驭的,生活在现实特定模式中的现代社会人,循规蹈矩尤恐不及,试问谁能当得起?

  我曾亲见不少醉酒的场面,“不言不语”的很少,“豪言壮语”的颇多,喝“十八碗”大酒的大有人在。杯子碰得山响,脖子涨得血红;舌头与脑袋共舞,吐沫伴酒肉齐飞。关系是不是加深了?合同是不是签定了?这当然是最至关的。谁让咱中国人这么有传统呢?谁让咱中国人图的是个热孕妇的体重应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闹劲呢?假如“心想事成”,虽然没来得及醉倒在家门口,而是醉在酒桌下酒椅旁,终归没白醉,终归英雄了一场。假如事儿黄了心儿咯噔了,那情景可能是被两个女士(男的全醉了)箍头抬脚蹭着地上的泥往家里走,没准老婆向捂鼻子的女士致歉的同时,对你铁青着脸没有好气。为啥这回一醉不灵了?可能是你的目标对象,参加过别人的酒宴了。

  喝了“十八碗”却没打着老虎,是不是有点长河落日的感觉呢?既然醉并不是,那么不醉呢?

  我听说睡前说话的恶习要纠正外国人交朋友谈生意,大都在温馨的咖啡屋。彼此一杯热饮,不仅不醉,反而更清醒。 即使要酒,也是象征意义,碰一下杯。没有豪言壮用黑芝麻可不可以治疗白癜风语,没有大摆延宴。即使重大的庆祝。西人会这样,日本人韩国人也会这样。中国人呢?

  上级在下级面前保持清醒,更有说服力,更具权威感;下级在上级面前清醒,办事更谨慎,工作更兢业;同事朋友间保持清醒,可以多说理性明智的话,对彼此有启发意义,大家也可以多些了解,多份勾通……。这是不醉的理由。醉或不醉,哪个更好呢?

  酒是给人喝的,喝到清醒为止;醉是人的情态,醉得含蓄自如,醉在家门口为好。保持清醒,明辩患上白癜风尤其在饮食上要注意是非;对工作事业同志亲朋,都是一件好事。

  酒乃清如水的东西,清者自清,作由人,何须让酒背负浊名?

    

联系方式:(Email)hanjiang_2003@tom.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